布料決定機能衣優劣 親自穿上最能感受

紡織業負責人

昨天我穿著你寄來的衣服,前往陽明山的秘境,漫步於大屯山自然公園。沿途欣賞到晚開的大島櫻,以及紅、白、粉紅交織的茶花,並在山上的農家品茗,度過了高低起伏、充滿自然氣息的一天。途中收到你的Line,不禁回想起我們相識的緣分。

回顧過往,你對校友總是熱心付出。在創立自有品牌前,你即常為成大校友奔走,尋覓優質廠商,後來得知你為校友訂製NCKU的短袖T-shirt,我毫不猶豫地購買了兩件。收到後,對於其精緻的設計感到驚豔,唯獨在布料的選擇上,稍感可惜,若能採用更優質的布料,定能更臻完美。

此次你創立了機能衣的自有品牌,特別贈送我一件粉紅色涼感快乾短袖Polo;這件衣服的布料有別於過往,內行人用手觸摸便知材質非常優異,此時,我才向你透露我是從事紡織業。

一整天穿著這件衣物行走於陽明山,舒適感十足。我特別仔細檢視了衣物的布料,無論是「冰涼紗」、「吸濕排汗」、「布料重量」、「彈性條件」、「使用者觸感」還是「布料織法」,都令我十分滿意。由衷感謝你的用心。

若未來有再生產計畫,請記得也為我保留幾件款式。

事實上,布料之於紡織業,就像晶片之於電子業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紡織原料開發者,可謂為布料而生。

設計師或品牌商若對布料一知半解,其產品便有潛藏風險。義大利部分時尚品牌的創辦人,原為建築設計師,後又回頭鑽研紡織布料,足見其重要性。

我初入社會時,紡織加工業是台灣出口的第一大產業(原料多仰賴日本進口,台灣當時尚無法自行生產)。考大學時的第一志願往往是貿易系,畢業後幸運地進入日本知名大商社紡織部門,並有機會前往日本見習,負責美國業務。當時的運作模式是日本客戶下單,在台灣加工區或保稅工廠生產。這樣的環境讓我對布料(日文稱織物Orimono)有了深入的了解。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與心得,與您分享。謝謝。

分享